北方的年夜饭吃什么
南方人年夜饭吃年糕、汤圆等有好意头的食物,那么你知道北方的年夜饭吃什么吗?下面我就告诉你北方的年夜饭吃的菜,一起看看吧!
北方的年夜饭吃的菜
1、饺子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2、腌腊肉
腊肉在成都年夜饭里的地位可绝对不低于任何一样肉类制品。一般是由猪肉经过盐浸渍数日,而后经过柏树枝条树叶熏烤和晾干,最独特的就是烟熏香的美味。
3、馒头
对于北方人来说,馒头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过年蒸的馒头与平时蒸的馒头有所不同,里面有很多说道,过年蒸馒头的面发酵得越好,就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越红火,“发面”的“发”意喻“发财”、“蒸”象征生活“蒸蒸日上”。
4、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5、鱼
鱼也是年夜饭不可缺少的,而且不可以吃光,要剩下一点,寓意着“年年有余”。在银川,清炖鲫鱼和红烧鲤鱼是年夜饭桌上的常见菜,有“大吉大利”的意思。鱼一定要在宰杀之后放置2~6小时烹饪。在做红烧鲤鱼时,放些豆瓣酱,鱼肉会很入味。
6、豆儿酱
北京人的年饭里,还有一道不得不提的传统菜品–“豆儿酱”,这道菜对于老北京人来说还是家喻户晓的。“豆儿酱”是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凉菜,清爽可口,用来佐酒开胃,再合适不过了!
7、生萝卜
北方一些人家吃年夜饭还专门购买生萝卜,每人咬一口,谓之“咬春”。因萝卜俗称菜头,取“有好彩头”之意。
8、长面
当南方人吃汤圆的时候,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的饭桌上,面条也开始热气蒸腾了。年夜饭桌上的面条,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意味着健康长久的愿望。中国人吃面的习惯由来已久,唐朝开始面条成了祝福新生男儿长命百岁的象征,沿袭到今天,中国人过生日就必吃面条了。而年夜饭桌上的则寓意长长久久。
北方年夜饭介绍
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就算是年夜饭。陕西则为4大盘、4大碗,4大盘为炒菜和凉菜,8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的年夜饭更丰盛,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湖北东部地区年夜饭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是炒8个、10个或12个、16个菜不等,其主料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赣南的年夜饭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10多道菜,当地人讲究4冷、4热、8大菜、两个汤。
北方除夕习俗
1、放鞭炮、拜年、穿新衣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过年放鞭炮是古老的习俗,有喜庆的寓意。过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也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
2、赶年集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过年好招待亲戚。赶大集,置办春节所需物品,尤其是北方的农村,临近年关了,如果不亲自到集市上走一遭、转一圈、瞧一瞧、看一看、讲一讲、听一听,即使家中置办下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过年都是没有年味的。
3、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是家家户户的扫除日。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即是迎接新春佳节,又有扫除晦气之意。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了对新年的除旧迎新的思想。在大扫除的同时,有些家庭还会扔掉一些旧的东西,譬如衣服、鞋子等,并购置更多的东西,也代表了除旧迎新。
4、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以表清苦。豆腐是春节加工菜的重要原材料。炸豆腐、豆腐盒子、制作豆腐茧等菜肴均需要豆腐。
5、杀年猪
腊月二十六,杀了年猪,除了腌制咸腊肉,剩下的都挂在仓房里。快过年时拿回屋子里,“缓”一宿。烀肉时用一口大锅,底下烧柴火,慢火烀上半天,这样烀出来的肉入味、好吃。但小孩子往往都等不及,不时地催大人给捞出一块来尝尝。于是,这一天往往一点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头就饱了。当然,还要留出一些生肉用来炒菜,还要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
6、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过年,主食就是白面馍馍,也是所有人期盼吃到的美食。如果说发面是个技术活儿的话,那么蒸馒头则是个体力活儿。馒头要反复地揉,才会有劲、好吃。所以蒸馒头的时候,各家的男人们往往也会上场助阵。做好的馒头剂子要大小均匀,然后才上屉蒸。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上做一些图案,或者塞个红枣在馒头顶上。
猜你喜欢:
1.辽宁年夜饭菜谱
2.春节家宴菜单
3.2018年年夜饭主持词
4.年夜饭一般多少个菜
北京过年吃什么
1、炸丸子
老北京春节吃食中有一项“和蒸馒头紧密相关的工作”,就是炸丸子。年夜饭上必有丸子,因为丸子象征了合家团圆。以前春节期间,各家总要拜年或者接待拜年的人,吃饭时间不固定,也没有很多时间炒菜。事先准备好丸子,端上来就能吃。
2、羊肉
古时“羊”通“祥”的,所以吃羊肉是很吉祥的象征。世界各地都有食用羊肉的习惯,但是,独有中国北京的羊肉文化才称得上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有名的全羊席总共108道菜,涵盖了羊身上的每个部位。做法也很多,炖、焖、涮、爆、烧、烤等等最为常见。每种方法都有其风味和特点,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
3、鲤鱼
老北京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4、年糕
年糕——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作方法。明、清时,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老北京的年糕由小吃店在春节时大量供应。
各地年夜饭主食吃什么
导读:春节将至,你知道各地年夜饭主食吃什么吗?我国各地年夜饭有自己的特色食物,具体各地年夜饭主食吃什么呢?下面我为你详细盘点各地年夜饭的主食。
各地年夜饭主食吃什么?
传统的年夜饭南北差异很大,但都必须丰富,而且极具美好的寓意。年糕是北方最有传统特色的美食。在南方,人们对年夜饭的菜谱的名称更加讲究吉祥如意,菜做出来要色香味俱全。吃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鱼,二是鸡。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鸡和“吉”谐音,象征“吉祥如意”。
不过,无论东西南北,全国人民的年夜饭餐桌上都讲究“年年有鱼”;整鸡有凤凰上枝头的彩头;青菜加上关键的蒜苗,做成一锅汤汤水水的长菜,象征长长久久;蒸菜取其“蒸蒸日上”的美意;为取其新年好彩头,也有人将红椒、鲢鱼头做成“鸿(红)运当头”,板栗与鸡则寓“大吉(鸡)大利(栗)”。
1、北京:豆儿酱
北京人的年饭里,有一道不得不提的传统菜品——“豆儿酱”,这道菜对于老北京人来说还是家喻户晓的。“豆儿酱”是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做成的凉菜,清爽可口,用来佐酒开胃,再合适不过了!
2、广东:蠔豉、生菜
广东人把年夜饭称为“团年饭”,不但饭菜品种丰富,而且很讲究意头。一家人吃团年饭前要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吉)、鱼(寓年年有余)、蠔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广东有的地方在吃团年饭时,若有新婚夫妇,会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
3、南京:什锦菜
《金陵岁时记》记载了南京人除夕的“十景菜”(也叫什锦菜),人们以酱姜、黄瓜、胡萝卜、金针菇、木耳、冬笋、白芹、酱油干、百叶、面筋十种,细切成丝,以油炒之,这就是所谓的“十景”。这些菜都有着美好的寓意:黄瓜,象征瓜瓜连连、子孙蔓延;冬笋,象征雨后春笋节节高;百叶,象征百依百顺样样顺,都是要讨个吉利的口彩。现在的什锦菜已经不止10种了,甚至多达16-18种,增加了藕,象征路路通;黄豆芽,象征如意;荠菜,象征聚财;马齿苋,南京又称安乐菜,象征平安喜乐。
4、扬州:风鸡
扬州人吃风鸡,其实就像高邮人汪曾祺说的那么简单:“大公鸡不去毛,揉入粗盐,外包荷叶,悬挂于通风处,越二十日可得,久则愈佳。”吃的时候要拔去鸡毛,用大锅滚水煮熟,不用斩件,撕著吃就行,鸡肉的纹理一条一条的,鲜香难言。
5、香港:盆菜
香港年夜饭首选吃什么吗?当然是象征著“团聚”和“盆满钵满”的港式大盆菜。盆菜乃香港元朗围村的地方风味特色菜,象征合家团圆,满堂吉庆,加上盆菜盘满钵满的形态,尽显繁荣兴旺之寓意。
6、四川:烟熏腊肉
顾名思义,腊肉即是腊月间腌制的熏肉。在没有冷藏方法的时代,腌熏风乾,已是最佳的储肉方法。久而久之,它成了四川人筵席上不可缺少的开盘菜。四川人家家户户做腊肉,一次就做很多,可以吃到来年。
7、宜昌:鱼糕
备年货是很多人过年时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宜都,年货中有一种食物不得不提,那就是鱼糕。宜都人制作鱼糕时,先把新鲜草鱼除头去皮去骨留肉绞碎,然后按一定比例,将其与绞碎的猪肉和蛋清一起搅拌充分,再将搅拌后的食材放入蒸屉大火开蒸,蒸好后将蛋黄液均匀涂抹在鱼糕表面,再回笼蒸几分钟就可以了。
8、苏州:笋干
准备年夜饭前,传统的苏州家庭都会买些笋乾,早点浸发,笋干有个“节节高”的好口彩,预示生活节节高。而“发笋干”更讨口彩,暗扣发财发达、来年大发。年夜饭中,鱼肉圆、蛋饺是的,肉圆象征团圆,蛋饺色泽金黄又形似元宝,寓有招财进宝之意。粉丝也要备好,叫做“银链条”,百叶包肉说是像“金砖”,都含发财之意。
9、杭州:元宝鱼
杭州人年夜饭餐桌上,家家户户都会有一条元宝鱼。把鲫鱼红烧好之后,切成三段,首尾两段拼起来,中间的那段放在上面,样子就像一只大元宝,元宝鱼也因此而得名。不过,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是不会对元宝鱼动筷子的,就那么放著,留到正月初一才能吃,寓意“年年有余”。
10、上海:烤麸
上海人过年讲究极多,菜名需讨口彩,所谓烤麸即是靠夫,寓意家里的男丁来年取得更高的成就。上海人最常做的就是四喜烤麸,烤麸搭配香菇、木耳、花生米,成四喜,酱红香醇,鲜香入味,口感有糯有脆,夹一筷入口,烤麸的毛孔全部打开,甜咸鲜的酱汁涌出,正是烤麸最感动味蕾的瞬间。
11、山东:过年菜
如果要评选一道最能让人感觉到新年气息的过年菜,非山东的这一道莫属,因为它的官称便是“过年菜”!这道菜的做法很简单、食材也很常见,就是将猪血、豆腐、猪肉、白菜、粉条等汇聚于一锅之内,加上各种家常调料炖起,简单而美味。这道菜的来历,则与山东人旧时的生活有关。过去的山东人,生活不富裕,吃剩下的菜舍不得丢弃,便将它们重新煮在一起,于是便成就了这道“过年菜”。
12、湖南:鱼和肘子
一条1公斤的大,一个3公斤左右的大肘子--这是湖南地区过年的必备年菜,俗称“团年鱼”和“团年肘子”,而“团年”,顾名思义,也就是“团团圆圆又一年,辞旧岁迎新年”之意。湘人嗜辣,在民间,基本上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著几串风乾红辣椒,方便主人每餐烹饪时,好洒上几个辣椒,满足味蕾对“辣”的需求。而这也同样延续到了农历新年的饭桌上。他们说,这是吃香喝辣过好年。
13、河南:
在河南人的新年里,“”绝对是重头戏,没有饺子的春节是难以想像的。每到年三十,从上午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剁馅、擀皮、包饺子。另外,包好的饺子还要摆放整齐,不能乱放。在准备好的高粱梃子做成的圆平锅盖上,撒上薄薄的一层面粉,将饺子从外围一圈一圈地摆起,直到摆满为止,民间俗称为“圈福”。
、【什么】、
北京过年吃的小吃有啥
一、油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二、灌肠
灌肠
灌肠本应是用猪大肠灌上碎肉和淀粉,蒸熟后削片在铛上用大油煎烙。如后门桥华安居、福兴居所卖,质量甚精。但庙会上所卖的灌肠却,作成肠形(即粉坨子)削只用淀粉点上红[成小块在铛上用极次的汤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后浇上蒜汁盐水,用竹签扎着吃。
四、豌豆黄儿
豌豆黄儿
豌豆黄分粗、细两种。北海公园(攻略)仿膳、漪澜堂卖的是细豌豆黄儿。庙会上卖的则是粗豌豆黄儿。这是用沙锅将豌豆煮烂成泥,加上小枣,淀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用手推车运至庙会上兜售。由于大多出现在春天的庙会上。因此,人们听了他们吆唤:“哎,这小枣的豌黄儿大块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因为此种吃食不太卫生,所以是个被禁止的品种。现已绝迹。
五、豆儿酱
豆儿酱
过去老北京家家户户一到过年,就得准备豆儿酱,豆儿酱这名字挺好玩的,光从名字看不出是啥,其实就是升级版的肉皮冻。只是还要往里多搁几种材料:像豆干、胡萝卜、水疙瘩、黄豆、土豆什么的,一直是北方人过年的必备凉菜。
无论在任何地方,年夜饭都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当全家人团团圆圆,共度新春佳节的时候,这顿年夜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老北京年夜饭如何吃
【老北京年夜饭如何吃】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北京年夜饭菜谱推荐】
北京清蒸绿萝卜
主料:绿萝卜300g
辅料:蒸鱼豉油适量玉米油适量花椒适量大葱适量枸杞少许
制作过程:
1、首先将绿萝卜去皮,准备好花椒和大葱。
2、大葱切丝,绿萝卜切片备用。
3、将切好的绿萝卜片摆盘,上面点缀几个枸杞。
4、放入开了的蒸锅内蒸8分钟。
5、时间到了将盘子取出,浇上蒸鱼豉油。
6、将大葱丝摆在萝卜上。
7、用炒勺烧点花椒油。
8、趁热泼在葱丝上即可。
菊花石榴鸡,象征合家欢乐
主料:琵琶腿两只
配料:香菇、马蹄、冬笋、西兰花适量
调料:生抽、蚝油、黄酒、香油胡椒粉生粉各适量鸡蛋约四个
制作方法:
1、鸡腿去骨连皮一起剁石榴籽大小的粒,香菇和冬笋焯水切同样大小粒,马蹄和姜去皮也切同样大小粒备用。
2、鸡蛋里边放一些湿淀粉,打匀后将表面的泡沫去干净备用。
3、锅烧热放少许油把锅涮一下,然后关火将鸡蛋液放下去快速转成饼形,用大火均匀的烧一下锅底。
4、蛋皮熟后用手从边缘掀起来,另一只手也抓住一边,整张蛋皮就出来了。
5、摊完蛋皮的锅不用刷,倒一些油烧热先炒鸡粒至八成熟。
6、接着放冬笋、马蹄、香菇粒和姜末,大火炒,然后放黄酒、生抽、蚝油、胡椒粉和香油炒熟,稍微勾一些芡,馅料就炒好了。
7、芹菜梗焯一下,然后把其中的筋撕下来,当做绳子,一会儿会用到。
8、将适量馅料放在蛋皮中间,然后将四周攒起来,用芹菜筋将其小心捆好即可。
9、捆完后上锅蒸三至五分钟热透,蒸的同时焯一些西兰花,蒸好后和西兰花一起摆放盘中,炒锅里放一些鸡汤或者水,放少许盐和糖,勾一个玻璃芡浇在石榴鸡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