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的副业(帮助车企造好车)

【百科解读】

近年来,由于汽车市场的变化,无数汽车品牌“倒下”。最关键的真相是销量低迷,导致车企营收锐减甚至巨额亏损,进而影响整个品牌的生存。但对于一些汽车品牌来说,即使他们的车型销量不好,也不会成为品牌“倒下”的关键因素,因为在这些品牌眼里,造车只是“副业”。

日本三菱

三菱汽车可以说是名扬四海。其动力强劲的SUV车型和轿车车型在达喀尔拉力赛中更加强大,无与伦比。然而,近几年三菱汽车的进展却不是很好。许多型号更新缓慢,销售低迷。三菱似乎并不在意。事实上,三菱真的不需要买车来赚钱。当作日本六大财团之一,三菱集团拥有银行业、重工业、啤酒、玻璃、军火、电子、石化、飞机、造船、核能、城市住宅开发、新材料开发等主要产业。其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三菱汽车销售业绩不佳对三菱集团来说并不是一件很主要的事情。

日本本田

本田在国内外的销售业绩非常好,口碑也相当高,但就全球整体销售业绩而言,还是比丰田差。但是你认为本田除了汽车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吗?错了,当作摩托车行业的“奠基人”,本田早已是摩托车行业的NO.1。全球摩托车销量远超其他摩托车品牌,知名度甚至高于轿车。此外,本田在自动化机器人领域遥遥领先于其他高科技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比亚迪

比亚迪汽车也是国内知名的自主品牌,销售业绩一直不错,得到了很多国人的认可。但实际上,比亚迪不仅在汽车领域大放异彩,在其他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比亚迪最初是一家电池创造商。经过多年的进展,其在电池领域的表现已经遥遥领先于市场,这也使得其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优于其他众多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同时,比亚迪也是一家电子公司。它是世界第二大手机代工厂,仅次于富士康。可以看出,其在电子领域的营收甚至高于汽车领域。此外,比亚迪在半导体和工业模具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

韩国现代

现代和以企业为基础的韩国汽车曾经在中国很受欢迎。北美市场、欧洲市场等区域市场保持稳步上升态势,销量仍位居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事实上,现代集团当作韩国五大财团之一,与三菱集团有些相似,也涉及多个行业。它是建筑、造船和汽车工业。水泥生产、冶金、金融、电子等数十个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虽然包括汽车在内的业务已经独立,但仍属于现代品牌。即使汽车业务陷入低迷,也不会是整个品牌的致命危机。

看完这些公司的业务进展,车友们是否还在担心自己的品牌会因为销量低迷而倒闭?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造车新势力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蔚来)

【百科解读】

2022年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开门红,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到34.7万辆,同比增长132.0%。1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更是达到了19%。

其中造车新势力的表现依然坚挺,尤其在20万元级别以上的纯电动车市场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这也给一众传统汽车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值得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在今年的产品布局更加猛烈,将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全新车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近曝光的几款造车新势力新车型。高合HiPhiZ量产版

高合汽车旗下的HiPhiX凭借80万的顶配车型售价,堪称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天花板。别看其月销量只有数百台,这已经是50万以上豪华品牌电动车销量榜的榜首常客了。而高合汽车在去年年底也公布了旗下第二款车型——高合HiPhiZ,预计将在2022北京车展开启预售,并于年内交付。

根据我们获取到的高合HiPhiZ量产版最新谍照来看,该车将采纳常规形态的外后视镜设计,同时配备了厚重感十足的轮毂,这一轮毂造型与高合HiPhiZ量产定型车有巨大的不同。不过据了解,高合HiPhiZ量产版与此前亮相的定型车的还原度将达到95%,沿用极具视觉冲击的未来机甲造型。

虽然现在仍不清楚高合HiPhiZ量产版的具体售价,但是根据高合HiPhiX的售价可预测,高合HiPhiZ量产版的售价级别预计也会在50万元以上。从目前所发布的信息来看,高合HiPhiZ量产版的惊艳程度不弱于高合HiPhiX,较高的关注度也有望带动起不错销量。蔚来ES7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月造车新势力榜:小鹏破万辆再夺冠理想哪吒首破万辆

【百科解读】

刚刚进入12月,造车新势力们纷纷公布了11月份的交付量。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交付量均创古代新高,已经有5家企业的销量突破万辆,竞争愈演愈烈!

小鹏汽车交付量突破1.5万辆,再创古代新高,连续两个月蝉联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广汽埃安销售量达14,566辆,环比上涨20.7%,夺得亚军;仅凭一款车型打“天下”的理想汽车交付破1.3万辆,夺得季军。

蔚来汽车交付再次破万辆,哪吒汽车交付第一次破万辆,区别位居第四、第五。本期新列入的品牌极氪001交付2,012辆,创维汽车交付1,220辆,岚图交付1,139辆分列第八、九、十。

从本期榜单开始,我们将埃安、岚图、极氪等传统车企独立出来的品牌也统一归为造车新势力。

具体来看,11月小鹏汽车总交付量15,613台,连续三个月实现单月交付破万,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70%。小鹏汽车三款在售车型P7、G3i和P5交付规模也区别再创新高。其中,小鹏P7交付7,839台,环比增长30%;小鹏G3系列产品交付5,620台,环比增长54%;于10月启动规模交付的小鹏P5交付2,154台。

随着三款主力车型的持续放量,小鹏汽车第四款全新车型——智能旗舰SUV小鹏G9也于今年11月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新车计划将于明年三季度开启交付,届时小鹏汽车的销量将再创新高。

广汽埃安11月AION家族的终端销量,达14,566辆,同比劲增123%。同时,1-11月累计终端销量达近10.7万辆,提前实现了年销10万辆目标。

11月29日,广汽埃安混改大幕正式拉开!广汽埃安将承接广汽研究院纯电新能源领域的研发人员,并通过现金增资、资产注入、现金购买及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等方式实施内部资产重组。重组后,广汽埃安注册资本将由14.19亿元增至60亿元。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车企销量暴跌(造车新势力六月销量)

【百科解读】

经历2021年集体狂欢后,新势力车企再度迎来危机。

3月以来,造车新势力上月销量相继发布,并进入集体下滑时刻:

2月,理想汽车交付量环比下滑31.4%、哪吒汽车环比下滑35.4%、小鹏汽车环比下降51.8%、蔚来汽车环比下滑36.47%。

其中,蔚来销量掉队最严重,已经连续数月销量下滑,甚至被哪吒挤出第一阵营。

新能源车补贴收尾之际,面对呼啸而来的强敌,新势力如何守擂?

01

对于2月销量集体下滑,新势力车企称是春节假期停产因素,本来过于片面。

2021年最终一天,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公布《2022年新能源车补贴方案》: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给予国家补贴。

也就是说,2022年将是中国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最终一年,补贴时代即将落幕。

新政公布后,特斯拉、小鹏闻风而动开始涨价,特斯拉国产Model Y后轮驱动版上涨2.1万元,小鹏P7全系上涨4300—5900元不等….

补贴滑坡、车企涨价曾引发市场对电动车销量的担忧,如今看来担忧已成现实,具体到销量上看:

2月理想汽车交付8414辆,同比增长265.8%,环比下滑31.4%;

哪吒汽车交付7117辆,同比增长255%,环比下滑35.4%;

小鹏汽车交付6225辆,同比增长180%,环比下降51.8%;

蔚来汽车交付6131辆,同比增长9.9%,环比下滑36.47%。

蔚来销量掉队明显,同比增幅显著低于其他三家,而这种低迷已持续数月。

2021年10月,蔚来交付新车3667台,环比大跌65%,引发市场关注。对于销量暴跌,蔚来当时称是因为10月江淮蔚来合肥工厂停线改造,导致产量受到影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造车新势力百度百科(什么叫造车新势力)

【百科解读】

为何造车新势力出的电动轿车全都是“轿跑”,你想过吗?

造车新势力一直是国内消费者比较关注的新能源车企,他们往往以“弯道超车”、“技术流”来标榜自己。

不过,造车新势力们也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多少都有点儿缺钱,不像吉利、长城这样的传统车企那么豪横。

正是因为造车新势力资金有限,且“伤不起”,所以他们在推出一款车型之前,必然会做足市场调研和成本核算,他们可不想反复试错。

正是因为造车新势力的三思而后行,所以他们会十分谨慎地选择量产的车型。计划量产的车必须是受欢迎概率最大,且能够拥有良好市场表现的车。这才不会让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

图源于小鹏官网

回过头来看如今造车新势力所推出的首款轿车,小鹏P7、哪吒S、蔚来ET7、威马M7等,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溜背的轿跑车型。由此可见,造车新势力们认为在轿车这一细分市场中,轿跑才是电动轿车的最优解,而不是传统的三厢轿车。

造车新势力们如此的“步伐一致”,究竟是为何?

年轻消费者喜欢轿跑

我们都知道,汽车消费主流群体在趋于年轻化,就连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这样曾经的公务车都转成了运动范儿,这说明喜欢运动感的年轻人真的很多。

那么年轻汽车消费者喜好什么,尤其是买电动轿车的?

毫无疑问,肯定是运动感和性能了。

思考一下,年轻的汽车消费者如果需要大空间,肯定会选纯电SUV,或是像理想ONE那样的增程式SUV。

如果选择轿车,那肯定是暂且放弃了大空间。他们会对轿车优雅的线条“执迷不悔”。毕竟流线型的SUV几乎没有,即便是兰博基尼Urus都带着一份“憨”。

然而,什么样的轿车造型运动且优美呢?我想,真的是轿跑。

此外,既然放弃了SUV的空间,那么选传统三厢轿车或四门轿跑几乎没什么分别,那后排头顶的高度或是后备箱空间,左右不了用户的选择。

由此可见,在不放弃四门家用轿车实用性的情况下,外观再表达出年轻和运动的标签,那四门轿跑可不就是最优解了吗?

电动轿跑赶上了好时代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中,我们会发现四门轿跑车屈指可数,能叫出名字的也就是宝马4系、奥迪A7、保时捷Panamera等。之所以过去四门轿跑少,是因为四门轿跑对于消费者来说购车成本高,对于车企来说造车成本也高。

想一想,四门轿跑的燃油车几乎都是进口,价格哪有廉价的?谁愿意选择空间更小、价格更高、维修成本也更高的进口四门轿跑,而放弃加长大空间且廉价的三厢轿车?

与此同时,从车型的设计和研发来看,轿跑并不是三厢轿车改一个溜背造型那么简单的。轿跑车型从A柱的倾斜角度就开始和三厢轿车不一样了。此外,轿跑可能还要重新调校底盘性能,甚至更换不一样的动力总成。

图源于网络

图源于网络

所以,研发一款轿跑相当于重新研发一台车,例如奥迪A6和奥迪A7。这样的研发成本可不是一般车企敢冒险的。

不过,如今电动汽车在我国的井喷式增长,可给了四门轿跑一个好的契机。

电动汽车兴起以后,我们发现造电动汽车没有过去燃油车那么复杂。三电系统做好,底盘做好就行了,至于套一个三厢轿车还是轿跑的壳子,本来都一样。

此外,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原来就没造过汽车,也没有三厢车型作品牌积淀,所以,不需要在之前的产品基础上修改。直接造消费者喜欢的轿跑就好了,这就是一步到位。

轿跑是一种升级思维

我们都希望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也都希望事物往更高的级别进化,汽车亦是如此。

你是否发现,商用车给人的感觉就不如乘用车高大上,所以乘用车的一些功能和设计,开始应用到了商用车上,比如L2级辅助驾驶功能,这就是商用车向乘用车技术升级。

对于四门轿车而言,它的升级方向是什么呢?

当然是跑车,因为跑车拥有强大的性能;跑车拥有更运动的造型;跑车具有更高端的产品形象。所以,如果四门轿车向跑车升级,那么四门轿跑就是最佳答案。

消费者在买轿车的时候,如果有一个普通版本的三厢轿车,还有一个既运动又有更高级别感觉的轿跑,你说他们会选择谁?

图源于威马官网

所以,蔚来、小鹏、威马这些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款轿车都选择了轿跑车型,就足以说明了轿跑是未来电动轿车的主流方向。

写在最终:

如今的汽车设计越来越倾向于年轻人的审美了,用户的喜好几乎决定了车型的设计方向。

在电动轿车这一细分市场中,四门轿跑已经是当下不可否认的流行设计趋势了。这种车型不仅能凸显运动感,而且有一种向跑车升级的味道。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蔚来李斌:没有亿别想着造车

【百科解读】

近日,蔚来汽车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的是200亿,现在没有400亿可能都干不了了”。

李斌称,“我觉得汽车行业的门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今天可能和几年前相比又不太一样。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觉得研发、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门槛本来变得更高了。”在李斌看来,汽车行业的高投入不仅是固定资产方面,更主要的是在研发和服务体系上。

对于现今造车需要400亿的说法,李斌解释称,400亿不是一个精准的数字,是直觉的判断。其表示,“不是说(达不到400亿就)没有机会,我永远不会说这样的话,但风险会高很多”。400亿指的是真正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可持续进展的,且有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储备。如果没有储备这么多的资金,就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

李斌直言,“这个不是吓唬创业者,我自己也是创业者,我们今天还在亏钱,为何亏钱呢?是因为我们要为未来做投入。如果不做投入,我可以很快就盈利,但这有什么意义呢?很可能过两年就断崖式下降。”

众所周知,李斌曾说出一句行业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没有200亿不要造车。在2016年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李斌在会上直言,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所以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否则别想做好。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说即使有了200亿的资金准备,钱也依然要省着花。因为造车的产业链很长,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控制好成本,都会导致量产车成本高,从而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苹果出新车(苹果汽车明年发布)

【百科解读】

图据新华社

北京时间3月9日凌晨,苹果2022年春季公布会如期举行。公布会上,苹果带来了最强芯片M1 Ultra以及多款新品。不过,市场所期待的苹果汽车的消息并未出现。

虽然如此,但近日的多条与苹果汽车相关的新闻仍然给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苹果入局的意图愈加明显,首款汽车的脚步也将越来越近。

苹果入局决心凸显

3月7日,据Business Korea消息,苹果正在和一家韩国公司探讨关于Apple Car的FC-BGA(Flip Chip-Ball Grid Array)基板供应,该公司已经向苹果提交了FC-BGA基板样品,并通过了初步测试,苹果打算对该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此前,据媒体报道,立讯精密、宁德时代、比亚迪有望为Apple Car供货。

“在智能电动汽车大潮中,苹果公司自然不甘成为落伍者。”北方工业大学汽车创新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天目新闻记者,苹果公司已经在汽车行业做了很长时间的铺垫,肯定有着势在必得的决心。

事实上,早在2014年,苹果就组建了造车团队,命名 “泰坦(Titan)计划”。不过该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公司内部对于是“创造整车”还是“做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一直争论不休。

2021年,苹果开始寻求与车企合作,代工生产汽车。据日经亚洲等多家媒体报道,苹果曾密集拜访了多家韩国和日本汽车供应链厂商和车厂,比如丰田、SK集团和LG电子等。

当时,有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已向汽车零件创造商发出报价请求,暗示该公司将很快会为Apple Car找到汽车零部件合作伙伴。

张翔认为,汽车行业正在快速进展,入场时机就显得尤为主要。目前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已趋于完善,用户需求已经被激发,试错成本降低,是入场比较好的时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空间。

不过,虽然苹果汽车的脚步渐近,但正式亮相时间却仍然扑朔迷离。

手机厂商纷纷入局 看中了什么?

看中汽车行业未来的不仅是苹果,国外的索尼以及国内的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也在该领域加紧布局。

图据索尼官网

近日,索尼集团公司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宣布,双方计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通过新公司共同开发和销售高附加值的纯电动汽车,同时还将提供出行服务实现商业化。合资公司预计将进行纯电动汽车的企划、设计、开发和销售,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于2025年开始销售。

而国内科技企业造车步伐更是坚决。小米自2021年3月官宣造车以来,小米及雷军的相关投资机构已先后投资数十家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涵盖智能驾驶、芯片、动力电池等领域,并宣布小米汽车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正式落户北京经济开发区。另外OPPO创始人陈明永近日在接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阶段还没有发现造车的必要性,但智能车、电动汽车未来一定是一个转型的方向。OPPO已悄然申请“OCAR”商标,申请的有关汽车的专利数量也超过60余件。

“很多手机厂商看中的正是汽车行业的风口,在目前手机行业的黄金期基本已过的情况下,亟需找到一个新的业绩增长点,来保持其市场地位。”张翔认为,汽车行业的进展趋势是自动化与智能化,手机厂商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另外,在续航里程无法拉开极大差异的前提下,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内的乘坐体验或将成为入局者发力的方向。

但入局汽车行业并非高枕无忧。“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资产、重研发的行业,对资金链的要求很高。”张翔告诉记者,资金链的充沛程度将决定着玩家究竟能走多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女性对汽车的需求(为女性造车是营销噱头还是匹配需求?)

【百科解读】

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汽车3.02亿辆;汽车驾驶人4.44亿人,男女驾驶人比例为1.97:1。女性车主越来越多,这也让汽车企业将一部分精力从男性市场转移到女性市场,有的车企甚至打出了“专为女性打造”这样的标语。

车企陆续推出针对女性群体开发的车型,并不是“拍脑门”决定的。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决策,女性在家庭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大部分女性出演家庭大管家角色,中国家庭的“财政大权”由女性掌握这一趋势,似乎也越来越明显。并且新世代女性的生活观念以及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直播带货、内容种草等社交营销模式的兴起,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被挖掘。

有机构公布《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中国职场女性整体收入较男性低12%,但这一差距同比收窄5个百分点,且分化程度已连续两年下降。并且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占比明显提升,年轻高学历女性人数多于相同年龄层男性。受教育程度升高,使得女性经济收入有所增加,随着中国女性收入的提高,女性经济在明显崛起,女性在消费决策、消费取向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从而也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她经济”。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0―2021)》数据显示,2020年,22.8%的女性受访者在汽车领域增加了消费,比例超过男性受访者(22.00%)。这是近十年来,女性在汽车领域的消费比例首次超过男性。同时,购车的女性用户也更趋于年轻化,26岁至35岁的最多,占到23.27%。其中,女性用户也在豪华品牌汽车的消费中撑起了半边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华为赛力斯谁造的(华为赛力斯汽车缺点)

【百科解读】

近日,一直宣称不造车的华为,又开始在造车上折腾了,这次还是拿赛力斯练手,只不过是亲自下场,2021年12月23日,在华为冬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问界M5。

很多人听到以上的内容,或许还是一头雾水,大家都知道华为,或许还不知道赛力斯品牌,更不知道刚刚发布的新车问界M5,不用着急,听我详细给大家讲讲华为不造车的故事。

我们先来说说赛力斯品牌,赛力斯有过海外背景,2016年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之子张海萍,初期是想在美国闯天涯,在美国创立了SFMOTORS公司,然后收购系列公司,获得了生产电动车资质,2018年在美国发布SF5和SF7两款新车,但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随后SFMOTORS公司也就关闭了美国业务,更名为赛力斯(SERES),回归国内,转入金康新能源旗下,赛力斯也就变成了金康赛力斯。

赛力斯美国市场失败,国内市场也是连年亏损,数据统计,2019年和020年分别亏损8.84亿元和17.29亿元,面对困境赛力斯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

2019年2月份,小康股份与华为开启合作模式,华为赛力斯首款车型还是赛力斯SF5,2021年1月份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上市,搭载华为的电驱动系统,这是华为版最早车型,并没有获得市场认可,也没有多少销量,网友们反而认为是美国市场的车在中国市场复活了,都不看好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眼看新车还是没有市场,2021年4月份在上海车展上再次发布华为智选新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售价21.68万元-24.68万元,这次搭载华为基因更多了,小康股份的股价也上涨了不少。看似这次赛力斯应该有希望了。实则才是折腾的第一步,我们接着往下看。

为了让赛力斯智选SF5快速布局全国市场,华为再次大显神通,赛力斯智选SF5入住华为终端店,手机店内卖汽车,全国可是独一份,开创了汽车和手机跨行业销售先河,也成为汽车营销圈的一段佳话!让其它汽车和手机企业都羡慕不已。

但好景不长,赛力斯智选SF5的市场表现并没有让两家合作企业满意,特别是不造车的华为,可能认为自己拿出了先进的造车技术,腾出了华为终端店的C位,为什么赛力斯智选SF5还是卖不好呢?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赛力斯SF5在2021年4-11月份销量分别为129辆、204辆、1097辆、507辆、94辆、1040辆、2205辆、1446辆,去年销量累计不超1万辆,与同为增程式的理想ONE销量没法比,理想ONE去年全年累计销量为90491辆,两车根本不是一个销量级别的车。

赛力斯SF5刚刚上市时,订单预定异常火爆,首月订单6000余辆,对未来发展预期非常看好,但结果却大跌眼镜,我们反过来看赛力斯一年的发展,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现在的国产车好吗(国产车技术到底如何)

【百科解读】

如今现在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那么非常容易引出一个争议的话题,就是国产和合资车该如何来选择?其实它的纠结点,就在于中意合资车的质量保证,而担心国产车的粗制滥造。如果说追根溯源到问题的本质的话,其实就是国内外在造车水平上的较量了。

那么目前国产车有四个差距是需要克服的,这也是国产车和合资车真正的差距。今天我们就事论事,既要正视国产车目前面临的痛点,也要看到自主品牌近几年来在三件大上取得的长足进步,只有是知己知彼,才能在未来更快地超越合资车。

说到两车的差距,我们就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校”三大部分入手,三大部分确实是一辆车的技术核心,但对于一辆真正的好车,除了制造技术,其他很多方面都很关键,比如汽车设计、品控管理体系、产品运营等各个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车企的未来。

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话题,不仅是汽车行业评估师的话题,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话题。汽车最重要的部件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国内最早自主研发的品牌是红旗和东风。随着合资车型在国内的国产化,技术手段可以说是显而易见。

造车过程不仅仅是外在的,内在的核心结构才是车辆的主体。目前合资品牌车型都有零部件进口到中国,然后在中国组装生产,而自主品牌大多是根据合资品牌的零部件逆向开发,所以这一点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中国的造车水平和欧美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我们缺少的是研发的能力和训练,主要体现在三大件上。其实你会发现很多国产车用的都是国外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但实际体验还是不如人家,这个区别就是训练能力不行。

其实在装配层面,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尤其是自动化的介入,还有一点就是国产车其实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可。大部分买国产车的人还是冲着性价比去的,真正愿意国产的只有少数。所以成本因素也决定了国产车的质量,同级别其他车和国产车的价格都比欧美车差很多,这也决定了有些东西不可能是最好的,所以差距是自然存在的。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603384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41594806@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