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时实业百科网 生活百科 横在自动驾驶汽车面前的十座大山叫什么(横在自动驾驶汽车面前的十座大山是什么)

横在自动驾驶汽车面前的十座大山叫什么(横在自动驾驶汽车面前的十座大山是什么)

【百科解读】

  今年的CES消费电子展“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场车展,这也似乎在预示着,汽车将来有可能是我们要消费的个头最大的“电子产品”,它最吸引人的功能莫过于自动驾驶。不管是欧洲的奔驰、宝马、奥迪,还是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再或者是国内的北京汽车,纷纷发布了自己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概念和成果。但是,越是在狂热中,越是需要一些冷静的思索,笔者认为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道路上,还耸立着一座又一座大山。

  系统稳定性

  自动驾驶汽车肯定会有一套自己的系统软件,从理论上讲,这种软件跟我们电脑上和手机上的软件本质上并不会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数据处理能力更强,速度更快而已。无奈的是,哪怕最先进的电脑和手机,谁敢保证自己的系统就一定不会死机呢?电脑和手机死机,我们尽可以一阵仰天长啸捶胸顿足之后重启。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中突然系统死机,我们是不是可能连骂人的机会都没有就一命呜呼了呢?

  软件“个性”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各大主流汽车厂家,还是刚闯进汽车制造领域的IT公司,它们在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时都是在各自为战,或者是小范围的抱团取暖。将来各个厂家生产出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程序调校”上势必会出现地域性的风格,最终不同品牌或产地的汽车是否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美国人民喜欢超车,结果美国产的汽车在路上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就会经常“见缝插针”;而等美国车被卖到德国,上了德国的不限速高速公路,发现德国产的汽车都在以200公里以上的时速狂飙,“自己”瞬间没有了超车的底气。当不同“性格”的车辆行驶在同一段道路上时,它们(他们)会不会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硬件可靠性

  类似于现在的发动机控制模块(电脑),以后的自动驾驶汽车上应该会出现“自动驾驶模块”之类的东西,它在进行车辆的转向,油门,刹车操作之前,需要分析计算大量的数据,而数据的来源包括摄像头、雷达、红外线等多种传感器。这些在一线收集信息的“探子们”可能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砂石,灰尘,泥土,雨雪,电磁波干扰等,他们传给“老大”的信息就一定是对的吗?难道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传感器来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就像英国军情六处派007出去打探消息了,需要再派个008出去监视007吗?如果需要,那么,谁来监视008?

  驾照制度

  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驾照?或者说,我们考的驾照会不会变成一个心理安慰?目前主流厂家所展示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大都还留有方向盘等控制机构,而且很多在平时是隐藏起来的,像是机器给人留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从情理上讲,人类肯定是先让人工智能处理简单的驾驶状况,等对其充满信心之后,会循序渐进的让它处理复杂的驾驶状况。可假如某一天自动驾驶系统突然崩溃,需要人类接手车辆时,几乎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新司机和那些许久不“磨枪”的老司机,他们能一下子反应过来并处理好最棘手的情况吗?

  事故责任

  2016年的几起特斯拉撞车事故还记忆犹新,作为一家在美国成长起来的企业,特斯拉汽车公司的法律意识在其给出的官方解释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人家要求驾驶员阅读注意事项并选择同意之后才能启动“辅助驾驶”,驾驶员需要时时刻刻处在掌控之中。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始作俑者,特斯拉给其他汽车厂家上了生动的一课。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如果想要得到认可,必须要能够承担责任。不管是轻微还是严重的事故,车主可以完全置身于事外。可惜自动驾驶系统本身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哪怕它愿意,也没有能力承担任何“民事”和“刑事”责任,所以箭头就不得不全部转向汽车生产厂家,相信这项压力对于汽车厂家来说会是空前的挑战。

  敏感信息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百科释义】

今年的CES消费电子展“莫名其妙”变成了车展,这似乎也预示着汽车可能是未来我们最想消费的“电子产品”,而它最吸引人的功能就是自动驾驶。无论是欧洲的奔驰、宝马、奥迪,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还是中国的北京汽车,都发布了各自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理念和成果。但是,越是在狂乱中,越需要冷静思考。我相信,在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上,依然有巍然屹立的大山。

系统稳定性

自动驾驶汽车肯定会有自己的系统软件。理论上,这类软件和我们电脑、手机上的软件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无非是数据处理能力更强,速度更快。无奈,就算有最先进的电脑和手机,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系统不会崩溃呢?而电脑死机了,我们可以在大哭一场捶胸顿足之后重启。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中突然撞车,我们可能连骂人的机会都没有就死了吗?

软件“个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各大汽车厂商,还是刚刚杀入汽车制造领域的it公司,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时,都是各自为战或者小范围抱团取暖。未来各厂商生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程序调整”上必然会有地域风格。不同品牌或产地的车最后会不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美国人民喜欢超车,结果美国制造的汽车在路上会经常“见缝插针”,不影响安全;美国车卖到德国,上了德国限速的高速公路,发现德国产的车在以200多公里的时速飙车,“自己”没有信心超车。当不同「性格」的车辆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会不会(他们)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硬件可靠性

这些在一线收集信息的“间谍”可能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沙尘、土壤、雨雪、电磁干扰等。他们发给“老板”的信息一定正确吗?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增加传感器来监控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就像军情六处派007出去打探消息一样,还需要再派008出去监听007吗?如果是,谁来监控008?

驾照系统

我们到底要不要驾照?或者说,我们考驾照会不会成为一种心理安慰?目前主流厂商展示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大部分还是有方向盘等操控机构,很多都是平时藏起来的,比如机器留下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合理来说,人类首先要让人工智能处理简单的驾驶情况,在对其有充分信心后,再逐步让其处理复杂的驾驶情况。但如果有一天自动驾驶系统突然崩溃,需要人类接管车辆,那么几乎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司机和久未“磨枪”的老司机,是否能一下子反应过来,应对最棘手的情况?

事故责任

2016年的几起特斯拉撞车事故记忆犹新。作为一家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公司,特斯拉汽车公司的法律意识在其官方解释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要求司机在开始“辅助驾驶”前阅读注意事项并选择同意。司机需要时刻保持控制。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始作俑者,特斯拉给其他汽车厂商上了生动的一课。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要想被认可,必须能够承担责任。不管是小事故还是大事故,车主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可惜的是,自动驾驶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即使愿意,也无法承担任何“民事”和“刑事”责任,所以箭头只好全部转向汽车厂商。相信这种压力对于汽车厂商来说,会是空之前的一个挑战。

高度机密信息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安排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技时实业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ofv.cn/archives/14310

作者: 生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603384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541594806@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